墓塚基礎資料分析#
套疊歷史圖層#
完成墓塚定位後,產出預期「新坪」的墓地範圍,再套疊歷史地圖,試圖推測該墓地的形成時間。
首先從1904年台灣堡圖可發現一區域,相似於「新坪」範圍,且不同於周圍有標記代表墓地的⊥符號,因此推斷該區在1904年以前,尚未有墓葬行為或為私人地使用。
從1947年臺南市舊航照影像觀察,該區域已形成密集排列的墓地,套疊墓塚點位後,形狀大致吻合墓塚調查範圍。透過歷史地圖的比對,推測「新坪」可能形成於1904-1947年間,更詳細的時間點需從現地墓塚調查進行分析。
墓塚年代分佈#
將1129門墓塚點位,以墓碑年代進行分類,所得出的結果最多落在日治時期,且集中於皇民化時期,再進一步分析1937-1945年數量,可觀察到1941年後數量大幅上升,而1941年為「國民精神總動員」階段到「皇民奉公運動」階段。 因此推測「新坪」在昭和時期已有墓葬行為,最高峰落於1941-1944年間,而到戰後持續有埋葬及重修行為。
墓塚形制分佈#
在「墓塚辨識」的部分已簡述說明各類墓塚形制的特徵,目前所調查1129門墓中,日式及漢日混合合計數量就佔有715門,該區所呈現墓葬地景不同於周圍區域,藉此可以推測為何當地工作者會稱此地為「新墓地」。
墓葬方式分佈#
臺灣漢人自明清時期以來的墓葬方式,多以單人葬為主,可能會有夫妻合葬或直系親屬的附葬。在「新坪」範圍內發現許多歷代、累代之墓等,以同姓家族集中合葬的方式,數量共計302門。形成此現象原因之一可能與日治時期以來,都市擴張逐漸縮減墓地範圍,後代家屬將各地墓塚遷葬集中於一處。